近年来,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在卫生健康合作领域发展迅速,两国在其他人文交流合作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不仅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深化传统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推动中埃塞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新机遇。中国一直是非洲绿色转型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迄今,中国已在非洲实施数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包括在埃及、肯尼亚和南非等国投资建设光伏项目。中国还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帮助非洲加强信息联通、弥合数字鸿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发出重农强农信号。如何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发展乡村产业将有哪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将如何推进? 新华社推出“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王晋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职业经理人金靖共同探讨“三农”话题。
周培在建筑行业一线奋斗多年,获得过许多荣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周培将目光聚焦在农民工群体身上,一直关注着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的问题。“比如,要成为优秀的木工,光靠力气可不行,还要熟知木工技巧、熟练操作设备、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精准把握施工流程。”周培说。
为期40天的2025年中国春运于2月22日结束。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公布称,今年春运期间累计验放旅客超339万人次、车辆67万辆次,较2024年春运分别增长约17.2%和25.1%,创下大桥开通以来春运客流车流新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新春伊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袤乡村呈现勃勃生机。
春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对于明显花粉过敏的患者,要提前做好药物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应对措施。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出门应佩戴口罩,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晨报讯(李翔 万宇 记者 张静) 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结束,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长5.4%,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今年春运,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累计发送旅客3444万人次,同比增长7.2%,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西、福建两省分别发送旅客1748万人次 ...
南昌市各县区就业部门将深入企业开展“访企问需”,了解用工需求和政策服务需求,通过“洪城就业通”平台发布岗位信息。南昌市本级在活动期间持续依托“智慧就业”平台数据底座进行精准匹配,分类为返乡务工人员、2025届返乡学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一对一”推送适合的岗位,为企业“点对点”提供适合的用工。
《行动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清网护鸟”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全链条打击非法猎捕、出售、购买、运输、寄递、携带、食用、利用鸟类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清除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内的各类捕鸟网、猎夹、猎套等非法猎捕工具,有效遏制“拉网捕鸟”等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约旦专栏作家法里斯·哈巴什奈近日在当地主流媒体《宪章报》发表文章,强调中国外交坚持和平、理性,具有战略定力。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坚持积极中立,坚持联合国原则和国际法,不会以一方为代价偏袒另一方。中国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和捍卫和平,摈弃武力和战争,实现发展、公正,以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央视网消息:春运期间流动的不仅是客流,还有物流。今年春运,无论是返乡还是回城,“人未至,包裹已到”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快递业务量持续走高的同时,民生保障物资的发送量也增长明显。高效的物资供应保障,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社会协同的高效性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