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民基本台賬」人口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居住在大阪市的中國大陸的中國人為2萬6000餘人,但10年時間裏幾乎翻了一倍,2024年9月達到4萬9999人,即將突破5萬人。按國籍來看,數量僅次於南韓·朝鮮,位居第二。中央區的中國人最多,浪速區第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美國著名基金披露的截至2024年12月底的持股進行分析後發現,減持股價持續走高的美國科技巨頭和半導體股、尋找新的投資目標的動向引人注目。中國股票和醫藥股正在成為資金的承接方。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2月20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相關內閣成員會面,結束了在日本的考察。關於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推進的處理水排海,以及在清除放射污染過程中去除的土壤的處理,格羅西表示出已確認安全性的態度。
日美韓三國將從2025年度起建立共同研究對經濟安全保障至關重要的尖端技術的框架。三國將啟動四個項目,其中包括作為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備受期待的氫的製造等。日美韓的10家國立研究所將參與項目,建立防止技術外流並推進最尖端研究的體制。
中國最大電商企業阿里巴巴集團2月20日發佈的2024財年第10~12月財報顯示,凈利潤達到489億元,是上年同期的3.4倍。主要業務電商業務和雲業務的收益有所改善,從旗下金融公司螞蟻集團獲得的按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也有所增加。
美國大型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旗下的Interbrand Japan(IBJ、位於東京都港區)2月20日發表了2025年版的日本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亞瑟士(ASICS)」的品牌價值比上年增加28%,升幅最大。「Tokyo Electron ...
在日本,完全人工養殖的藍鰭鮪魚的商業生産將幾乎消失。瑪魯哈日魯將把2025年度的産量比上年度減少8成,此外,日水和極洋等大型水産企業已退出相關業務。2002年日本近畿大學在全球首次成功實現藍鰭鮪魚的完全人工養殖。作為能穩定供應稀有鮪魚的理想技術,相關 ...
日本總務省2月21日公佈的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2020年為100)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之後,綜合指數為109.8,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2%。CPI增幅連續3個月擴大。包括貼近生活實際感受的生鮮在內的綜合指數上漲4.0%,時隔1年超過4%。
日本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2月20日宣佈開發出了新一代NAND型記憶卡。代表性能的層數為332層,比以往的218層有所增加。數據傳輸速度提高33%。讀取數據時的電力效率也得到改善,預計將獲得面向人工智慧(AI)的數據中心等的需求。
中國通信設備大型企業華為技術已避開美國的制裁,開始再次向世界市場發起攻勢。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智慧手機在東南亞等地上市。將因制裁而被切斷採購的晶片改為自主開發,到全球南方(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尋找銷路。即使在中美對立的情況下,也穩紮穩打地力爭重回增長路線。
面向訪日遊客的英文版APP「Welcome Suica ...
DeepSeek的最新AI模型「R1」最初被隆重地報道為是以「壓倒性的低成本」研發的。部分媒體報道了560萬美元這一極低的研發費用,但DeepSeek方面解釋稱,這是在R1之前於2024年12月發佈的AI模型「V3」的訓練費。